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同频时代的脉搏年与作品在一起评论(4)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可见也可叹的是,好的作家自古至今无一不是立足生活本身,书写最熟悉的人和事,以审美静照的方式穿透现实的表象,书展生活的困顿与伤痛,表现出探

可见也可叹的是,好的作家自古至今无一不是立足生活本身,书写最熟悉的人和事,以审美静照的方式穿透现实的表象,书展生活的困顿与伤痛,表现出探寻人类生存的理想和诗意的气质。可能还有一种不可轻易言说的生活之痛,然后在切身的痛感知觉中生成审察性与自省性,才得以织就独一无二的文学质感,使作品体现出永恒的情、浩荡的气、隽永的美的价值归属。

凝视生长的力量

《作品》继2019年关注“90后”作家,将“90后”作家以多元视角摄取文学素材和创作方法的文字呈现,对他们的纯粹与专注作为推送亮点,助推了90后部分作家的迅速崛起。2020年,《作品》仍继续着这样一种凝聚当代文坛生长力量之光的魄力,新辟了“网生代@”专栏,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惠州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北部湾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井冈山大学、鲁东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波兰华沙大学、英国斯特林大学等三十余所国内外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作品进行了六期的联展。这三十七篇作品由诸多高校学者的推荐语为楔子,使得文本成为读者注目的聚焦点,直观地使读者感受到冒着鲜活生命力的文学气息。同时,这些文本映衬出写作者朝气蓬勃的新鲜面孔,他们以蕴含着多元视角的笔触,以暂时有限的经验发出自己的成长之声,来回应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当然,《作品》要借由网生代写作者的文字说明的是,年龄从来就不是划分文学进程阶段与变革特质的唯一动力,须勘察的还有如下种种:个性与深度哲思是其一,有如马晓康的《再见墨尔本》以深刻的个人留学体验划出了90后作家创作的历史深度;李君威的《走火》以存在主义的清醒写作了一个关于心灵创伤的无悲剧性结局的悲剧故事;羽瞳的《半面桃花》以富于地域特质的色调直观人生的琐碎。想象与理性并举是其二,有如冯萍的《量子的冒险》叙事起于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王文熙在A、B、C国的“留学”经历,某种意义上可比于《镜花缘》里唐敖和九多公的见闻与启示;王明辉的《刺客聂隐娘的不可思议妄想症候群》以“戏仿”的后现代手法,在互文关系中对文学经典进行了现代性阐释的试验。张扬与内敛交织是其三,有如李锦城的《每个人在春天醒来》、郭旭升的《颂词》、刘西溪的《灰色地带》、余声的《往日重现》、董济东的《在傍晚时分》,在诗意的世界捕捉现实的光影,层叠出了梦的光华与人世的忧喜。

2020年,《作品》用二十万字分别刊登弋舟、李浩、阿乙、付秀莹、盛可以、田耳的新作,并行六篇大论。某种意义上说,是《作品》在讨论当代文学绕不过的70后作家代表的一种肯定与推重。“须知少年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或许可以适用于21世纪以来,70后作家集体告别青春书写,走向对创作主体性思考后的一种回望性与前瞻性的肯定。

弋舟的《鼠辈》是2019年年末写下的一篇小说,作为《作品》第一期的短篇,也成为了戈舟《庚子故事集》中的一篇,无论以何面目出现,其意味都非同一般。戈舟作品的“探索性”“文学性”“深刻性”之特质在《鼠辈》中继续着,他使用潜在的“追问意义式”的叙事结构对当代人的存在状态进行了审视。这个鼠年疫情之下的轰轰烈烈与凄凄惨惨并存,戈舟用饱含隐喻的文字平衡着现实与文本“趣味”和“意味”的关系,在零散情节与意义堆叠的间隙里衍生出诗性与智性,推呈着属于戈舟的独有的辨识性特征。

李浩的《我的村庄秘史》以“最熟悉”的常柳村为尺,丈量着历史地图中关于它的秘密的深度。李浩的创作常以富于意味的意象来掩埋其文本寓言性的深度,“我的村庄”曾栽柳得名,也曾在血流成河的历史中流淌着刻骨铭心的真实。村庄意象是文学中关于乡土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李浩的村庄集合了地域特色、精神内涵和人文品格,在聚合了寓言网格的经纬线间填充了他对中国历史演进的轨迹、文化运行的机制、民族品格的肌理的思考,他将众多主题用一种虚构的真实、智性又不艰涩的手法聚拢成了现代寓言故事。要说李浩的“先锋性”,从来就不是以借鉴花哨的西方小说的形式进行虚空的炫技表演,你且读,便知其不可估量的价值分量。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qikandaodu/2021/0726/999.html



上一篇:精短的力量
下一篇:巧用正念疗法解决学生问题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 | 当代作家评论论文发表 | 当代作家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