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刘建平」|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个人简介】 刘建平(琴雨斋主),回族,祖籍河北涞水,1964年生于青海民和县,高级政工师,高级摄影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个人简介】


刘建平(琴雨斋主),回族,祖籍河北涞水,1964年生于青海民和县,高级政工师,高级摄影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兼隶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青海省文联委员,中国石油文联委员,青海省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海民族书画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客座教授,青海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先后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西部书界隶书班和中国文联全国民族地区文艺骨干培训班,多次担任青海省书法展评委。
获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全国企业文化“顶层设计与基层践行”先进个人,青海省第七届、第八届文学艺术作品奖,中国石油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石油优秀文艺工作者,青海省劳动模范。
书法作品多次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中入展、获奖:
2004年入展首届“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展;2005年入选“冼夫人奖”全国书法展;2011年入展 “新玉树、新家园”4.14玉树地震全国书法展;2012年入展全国产、行业系统书法精品展;2012年第三届中国职工艺术节“神华杯”全国书法展优秀奖;2013年获“农行杯”全国首届电视书法大赛三等奖;2017年入展第四届“中国梦、劳动美”第四届全国职工书画展;2018年入展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艺术展;2019年入选中国书协第四届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创作活动。

【作品鉴赏】



书法进步需要用正确理念和方法坚持

刘建平

儿时受父亲影响就开始学习毛笔字,以后无论是上学还是参加工作,就一直延续这个习惯,书法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享受,这无疑是提升文化素养,带来生活乐趣的一件大好事。几十年来,虽小有成绩,但过程曲折,我比较喜欢摄影,经常在微信群发一些自己摄影作品,书法老师告诉我,书法要专一,不能有过多的爱好去打扰,我记住了他的话,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开始从追今人作品到扎实临古转变,改变创作多于临帖时间的习惯,逐步走上正轨。严格意义上说,第一次正规培训是参加1983年西宁市文联书法培训班,那时唐楷是大家共同认为的书法起步书体,爱好了十几年,也没写好楷书,行书草书乱画了十几年,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是在“江湖”游荡,但所幸的是,我一直保持了“乱画”习惯。2004年,参加省书协书法培训班,开始“行”改“隶”逐步走出“江湖”,当年就获省书协书展一等奖。后来参加中国书协西部书界隶书班,中国文联民族地区艺术家培训,中国书协青藏书法公益培训班等等培训,听课、学习、交流、进步。回想十多年来学习隶书经历,总是有些收获和感受。“临贴”与“读贴”。重视临帖,不是拿来字帖就照着写,天天下功夫,还美其名曰:临池不辍,从而忽视读帖。所以筛选观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体碑帖非常重要,适合就要喜欢,喜欢就要研究分析,就要深挖,寻找不同点和共同处,其实就是读帖,这一步骤与临帖同等重要。俗话说,只读不临,眼高手低;只临不读,事倍功半;又临又读,进步迅速,当今时代,碑帖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展览众多、目不暇接,网络发达、眼花缭乱,一部手机可以把图片、视频、文章浏览无余。可选择的多了,心就花了,这需要有高的鉴别能力,还要有坚定不移的目标和信心。通过读帖多留心点画的起收笔、线条的长短粗细、横画或竖画并排出现时的位置方向,以及结体大小和疏密变化等,并加以思考。“广博”与“专一”。隶书起源于秦,兴盛于东汉,隶书碑帖精彩纷呈。初习隶书,不妨多涉猎一些,甚至一周一换碑。待到你把常见的十几种汉碑都临过一遍时,你会发现总有一两个碑最适合你,这样即可固定下来专心临摹。当然“固定”也是相对的,比如我临《张迁碑》时,也临《鲜于璜》、甚至《好大王》;临《礼器碑》时,也临汉简、《石门颂》;有时还临其它汉碑,甚至金文《散氏盘》,之后穿差学习颜楷,有点豁然开朗,这可能就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长期只临一个碑,就会形成习惯,越临越僵、越临越油。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zonghexinwen/2021/0625/920.html



上一篇:当代年轻人都买什么车?这三款基本都是优选,
下一篇:吴冠中:取消美协、书协,中国当代艺术水准落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 | 当代作家评论论文发表 | 当代作家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