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媒介融合时代作家的自我呈现(4)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呈现的效果方面,作家在媒介融合时代自我呈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扩大,但实际所获效果却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因传播环境、呈现介质、表征方式等

在呈现的效果方面,作家在媒介融合时代自我呈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扩大,但实际所获效果却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因传播环境、呈现介质、表征方式等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变革,不论是作家的个人呈现还是他者呈现,其信息传播和影响的范围进一步拓宽;但另一方面,作家自我呈现的效果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又因接收者、情境等多方因素而充满不确定性,作家倾向于建构的理想形象与实际在接收者心中形成的形象间存在产生偏差的可能性,他者呈现的效果因呈现内容的占比、频率、范围、与作家的关系密切程度等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在作家的个人呈现中,作家虽可通过频繁、多样且随时随地的线上社交,在强效的前后台控制中建构趋向理想化的角色形象,但对于互动行为中的另一参与者——观众而言,作家所呈现的有关其品质、成就等方面的信息的有效性,还受制于观众对其呈现行为的认知、评价和印象形成,以及作家现实的社会角色形象的束缚。亚里士多德所提“修辞术”的概念中强调对观众/听众的重视,认为对演讲中的信息接收者的分析是演讲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戈夫曼在“拟剧理论”中亦强调互动行为中观众反应的重要性,认为观众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其在接收表演者有意传达的形象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捕捉表演者无意识流露的信息作为对其形象认知的补充。作家在媒介融合时代自我呈现的前台控制性、呈现信息的传播和影响范围、形象建构的直观性和立体性等方面得到强化,并不等于作家的形象建构行为在观众方会获得与之期待相一致的效果,对作家自我呈现行为的接收者而言,对作家形成的印象与作家期待的理想形象之间是否一致,不仅取决于作家“给予的表达”,还取决于作家“流露的表达”、接收者个人的价值观、个性和喜恶等。并且,接收者在与作家交往中形成的交往经验以及由此建构的认知图式,亦是影响其呈现效果的重要因素。社会认知图式理论强调既往经验和认知的重要性,图式是“某种认知结构,它体现了由某一概念或某类刺激所构成的认识,这类认识可以来自其自身的构成要素,也可以来自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6](P91)。接收者在交往经验及认知图式的影响下对作家的呈现行为予以评价后形成某种印象或修改既有的印象认知,突出作家在网络空间中的呈现行为亦受制于其现实的社会角色。“如果没有现实的人,就没有镜中的像。”[7](P165)作家在现实中的角色形象是其在网络中形象建构的基础。

在作家形象建构的他者呈现中,拥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的编辑、杂志社、出版社等个人和机构,在所呈现信息的权威性、范围和影响力等方面更具优势,因而所建构出的作家形象的说服性和可信性更强,并且从社交圈子的角度来看,借助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他者呈现具有裂变式扩大作家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作用。但是,鉴于他者呈现时的内容选择性及单个作家作品呈现的低频率,作家通过他者呈现建构角色形象的难度和成本较大,并且,在他者呈现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方面,不仅受制于观众个人的因素,而且因他者的身份、与作家的关系密切度、呈现的情境、他者数量在新的传播环境中的剧增等而蕴藏不确定性。

三、作家自我呈现行为驱动力的变迁

行为的发生存在特有的机制,不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媒介融合时代,作家的自我呈现行为,表面上看是为了表达自我、建构理想化的角色形象,但究其本质,却是受制于内在心理或外在环境压力的自我实现行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而每当一种需要得以满足,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这些需要或价值之间是互相关联的,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需要具有一定的级进结构,在强势和优势方面有一定顺序”[8](P1-4)。马斯洛强调的是行为主体需求满足的递进性,亦是对需求实现后满足感逐渐降低的另一种阐释。以此来看,作家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的自我呈现,是其对占据不同地位的需求的满足行为。传统媒体时代,因个体对外在环境感知的有限性,作家自我呈现的动机主要在于其内在心理,建构与维持良好的社交互动关系并在社交中占据有利位置是驱使其进行自我呈现的主要动机。作家在与个人形象和作品等信息的主动表露中,展现自身的社会角色地位和所属群体,以获取他人认同、赞赏和关注,满足其对自尊感、归属感、成就感等的追求。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qikandaodu/2021/0502/625.html



上一篇:听说作家都改行做直播了
下一篇:当代山水画创作的传承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 | 当代作家评论论文发表 | 当代作家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