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媒介融合时代作家的自我呈现(2)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不同主体呈现的效果方面,作家的个人呈现是在与其个人形象和社会成就等相关信息的主动表露和有意隐藏的能动性选择间,建构趋向于其认知中理想化

在不同主体呈现的效果方面,作家的个人呈现是在与其个人形象和社会成就等相关信息的主动表露和有意隐藏的能动性选择间,建构趋向于其认知中理想化的角色形象,正如戈夫曼所认为的,“表演者想以不同方式给观众造成某种理想化印象”[1](P29)。但是,鉴于观众是具有独特的认知模式、个性特征和价值观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观众在接收表演者主动呈现的信息时,拥有对表演者无意识流露出的信息的观察能力和对呈现信息的认知与评判能力,再加之面对面交往的即时性,作家对其前台的控制度相对较弱,自我呈现中的不确定性较强,其角色形象建构的效果不定。比如,在作家与读者的面对面交流中,作家所倾向于呈现的个人形象与读者对作家形成的印象之间可能存在出入。并且,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资源由专业的媒体机构所掌控,个人所拥有的传播权有限且范围较小,在作家的个人呈现中,作家所拥有的传播资源相对匮乏,其自我呈现行为多在无介质的社交场域中进行,因无介质呈现的受限性和面对面社交的亲密性、频繁性等,其呈现内容的传播范围较小,但就其影响深度和持久性而言,作家的个人呈现优于他者呈现。而在他者呈现中,编辑、杂志社等因角色分工不同而掌握更多的传播资源,可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介就与作家相关的作品和形象信息公开传播,比如在报纸或杂志上刊登作家照片、人物信息和作品信息等。同时,编辑等个体化的他者还可借助无介质的面对面社交呈现作家的形象信息,且因编辑、杂志社等他者本身的社会地位和拥有的影响力,所呈现信息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更强,其对作家的个人形象和作品成就等呈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更广。但是,鉴于他者所处与作家的关系圈层的位置的不确定性,即费孝通先生所言差序格局中处于内圈和外圈的不同成员,在呈现时因关系的密切度等的差异而存在不同取向,他者对作家的形象建构所达到的积极或消极效果的不确定性较高。

二、介质化社交时代作家的自我呈现

随着人类传播因技术更新迭代进入新旧媒介融合的时代,作家的自我呈现行为因传播环境的变化而具备与之相关的新特征。融合区别于替代,媒介融合强调在传播技术冲击下,旧媒介与新媒介相融合以求共存和发展的现状,信息传播和接收的方式、表征手段等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发生转变。“融合改变了现有的技术、产业、市场、内容风格以及受众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4](P47)传播介质多样化、信息数量冗余化、表征方式多元化和个性化、传播主体去中心化和双向化等成为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和趋向,且个体因技术赋权而打破传统媒体时代被动的信息接收状态,迈入享有信息传播权和选择权的阶段。从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延伸人体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时代,技术的更新促进传播媒介的发展,媒介是人的延伸,技术亦成为人的延伸,通过传播介质、表征方式等方面的作用,实现了人体感官和神经系统全方位的延伸。新旧媒介的融合为作家搭建出一幅信息传播介质丰裕、表达方式多样的自我表征图景。作家在媒介融合时代的自我呈现,借助技术革新作用于传播环境所带来的便利,通过新旧媒介等多种传播介质,以兼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表征方式,在内外双重动力的驱使下建构符合其认知中理想化的角色形象,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实现了对其自我形象立体化、多层次且生动直观的延伸。

第一,伴随传播技术的革新、应用和普及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旧媒介的融合,作家自我呈现的介质由单一走向多元。传统媒体时代“去介质化”的自我呈现在传播环境的变革中逐渐从主流退居其次,媒介融合时代介质化的呈现行为成为社交活动中的主流,即“表演者-观众”模式的面对面人际交流,被“表演者-新媒介/旧媒介/融合媒介-观众”模式的线上社交所取代,后者逐渐成为行为主体用以呈现自我的主要方式。并且,作家在媒介融合时代因技术赋权而享有信息传播权和表达权,可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和方式呈现与自身相关的信息以建构自我角色形象,同时,作家的信息接收方式亦因传播环境的变迁而发生转变。凡此种种,推动作家用以自我呈现的场域和呈现介质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发生变化。

媒介融合时代,在作家的个人呈现中,除了面对面的“去介质化”社交,还可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动态更新、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作品推介或语音分享、微博上的公开评论、抖音平台中的短视频呈现等介质化的线上社交平台,呈现与其个人形象和作品相关的信息。具体而言,作家可通过微信朋友圈呈现与其自我个性和作品成就相关的信息。微信朋友圈在当前俨然已成个体现实社交活动的网络化延伸,鉴于其强关系、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个体在其间进行的呈现行为具有延伸、强化、拓展其现实社会角色和社交关系的作用,作家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作品链接、发表个人感悟、传播最新的创作等进行自我呈现,这不仅会因微信朋友圈的裂变式传播等特征而扩大作家呈现内容的影响范围,而且鉴于介质化传播的强可控性等特点而使作家形象建构的倾向在朋友圈中更易达成,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难以实现的。作家个人或作家群体也可联合创设、运营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传播作家的作品、人物采访、线下或线上活动、作家创作谈等信息,于作家而言是扩大其个人和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亦是其自我呈现行为在网络空间中的另类延伸。作家还可通过微博平台传播个人就某事的公开评论或分享作品的链接等,用以呈现与自我个性、作品信息相关的内容,以此完善、丰富自我的角色形象。此外,短视频在当前已成为个体传播与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不仅成为大众获取娱乐信息的渠道,而且成为政府、高校、杂志社等主体用以宣传、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亦成为作家、编辑、教师等主体用以建构自我形象的场域之一。作家作为以作品传播为目的并肩负特有角色责任的主体,需重视并顺应传播趋势和大众“网络集聚地”的迁移规律,借助短视频的方式进行自我呈现以形塑自身角色形象,并且,鉴于短视频传播所具有的直观性、生动性、亲切性等特点,不仅有助于作家作品和思想的传播,而且有助于在泛娱乐化的社会环境中注入严肃文化的元素,扩大文学等严肃性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唤起大众对严肃性文化的需求,发挥其引导大众阅读、形塑文学氛围、弘扬优秀文化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传播与个人和作品相关的信息的作家数量并不多。或许是因为对新兴信息传播方式的陌生感、投入成本、个人对新媒介的态度和评价、价值观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作家尤其是著名作家通过新媒介方式进行自我呈现存在不少障碍。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qikandaodu/2021/0502/625.html



上一篇:听说作家都改行做直播了
下一篇:当代山水画创作的传承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 | 当代作家评论论文发表 | 当代作家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