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被誉为“当代梭罗”的诗人斯奈德,他活成了一(2)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每个人都有自己个人生活上的革命,斯奈德是自觉的先行者。漂洋过海十二年之后,斯奈德决定重返太平洋西岸。回到发达的美国,斯奈德与日裔妻子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个人生活上的革命,斯奈德是自觉的先行者。漂洋过海十二年之后,斯奈德决定重返太平洋西岸。回到发达的美国,斯奈德与日裔妻子选择加利福尼亚北部山区,过着自然与人同在的生活,进行森林环保劳作与禅宗实践挑战性的探索。此时,无数的学校和团体慕名来邀请他做讲座,生态政治和教育,构成了他的生活。他说:“我做过的工作像我读过的书一样多,这一点对于塑造我的自我意义重大。”大自然依然在塑造着他,那里是广袤的星光共和国。每天早上,斯奈德自己也教别人就在暗中打坐,参禅。早晨的光线照进屋子,照亮他们。那光线把人与自然链接起来,使他们这些山居者焕发出新的能量。

有记者采访的时候,斯奈德也回想在东亚的点点滴滴。他曾在一艘环太平洋航行的油轮工作,随后和艾伦·金斯伯格在印度和尼泊尔游历。这也是历史上首次美国诗人体验印度。这些旅途让斯奈德对东方有了更多新的体验,他把游历写进了《印度之旅》中。但在很长时间里,他都无法来到中国,直到1984年。这一年,盖瑞·斯奈德与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等人作为美国作家代表团的成员一起来中国访问,终于一圆他数十年来的亲临“中央王国”之梦。此次访问,他特地和他在上海出生的日裔妻子以及金斯伯格一同前往苏州寒山寺。在斯奈德看来,寒山诗歌中孤独、偏远的意境与美国西部是相通的。盖瑞·斯奈德曾说,中国文化、文学对他的影响是百分之七十,后来在一次采访说是百分之四十。斯奈德将中国诗歌奉为人类文明的指针,“过去两千年居住在长江黄河流域的人民所创造的诗歌……已经造福了这个世界,将来也会持续地教导我们,启迪我们”。人们信赖斯奈德是学者,是他从不把东亚神化,相反,斯奈德还一针见血指出:“中国需要摆脱对自身文化的迷恋”,他还在一次谈话中说道:“把过去植入你们文化的根中,从而创造一种现实的新文化。”

斯奈德再一次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里,是2009年11月27日晚。在诗人北岛举办的“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09”朗诵会上,盖瑞·斯奈德作为压轴诗人出场朗诵,迎来无数的读者。多年后,有人问斯奈德为什么没首选去中国。斯奈斯说,那时候美国与中国还没有正常来往。历史无法假设,那个时代的中国错过他的身影。日本的俳句诗歌很厉害,但中国诗歌更吸引他。那么古典中国是斯奈德精神的源头吗?事实上,斯奈德对人类文明本身和发展有着强烈的探索愿望,更早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一辈子只抱着美洲本土文化和价值不放。他来到东亚,整个东亚的文化都影响着他。我们看他的诗歌《松冠》就是一个例证:

蓝色的夜

霜霭,空中

明月朗照

雪之蓝令松冠

弯垂,融入

天空,白霜,星光。

靴子的吱嘎声。

兔迹、鹿迹,

我们知道什么。

三 2021,一个中国人的致意

人世间的事情都得讲缘分。2012年,盖瑞·斯奈德先生应邀来澳门,我恰好在澳门参加诗会,就在那里见过先生。当时萌生出给他颁奖的念头,也不知道当时为何没有抓住这个想法。就这样过了好多年,直到身在美国的中国诗人王屏向我提起他。这个缘分就推迟到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日子。20世纪以来,对中国对东亚文化如此有践行精神的美国诗人,盖瑞·斯奈德先生是绝无仅有。东方世界缺一个给斯奈德先生的奖。他的写作、他的修行,他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经典。正是这份感动,让我不想再错失良机,我把第十四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颁给他。

我给他的授奖这样写道:

在漫长的岁月里,斯奈德先生整合了自然情感的反射,以自然审美为格调,致力于探索文明与自然的诗学,在自然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互惠的同一关系。早年他向往遥远之地,深入印第安民族生态的实践,后来又结合东方禅宗文化的参悟,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命观。斯奈德深得自然的禀赋,他向远古的生命与文明学习,展现出了对于自然、生命、物我关系的深层思考,为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在这一过程中,他将东西方永恒的思想赋予现实。他是清醒的大师。他以清洁的灵魂呼吁人们重拾“古老的同心”,重塑古老文化的根源,找回朴素的生活,在诗歌中重建了一个人类可以栖息的世界。盖瑞·斯奈德从东西方文化角度来观察自然、宗教、文化、社会、历史、思想,他的诗歌既根植于广袤的土地,在移情自然之时,又展现出了工业化时代现代人对生存环境的关切和忧虑,表现出他永恒的爱和果断的纠正。他的诗歌高度凝练,简洁生动、神秘清冽、意境深远,在节制的文本里,他直接、具体、明快地呈现出自然所蕴藏的诗意,寻觅到事实之外的事实,让语言成为自然的一部分。20世纪60年代末期已经成为“美国新文化英雄”的盖瑞·斯奈德是一个时代的声音,无论作为“垮掉的一代”的精神高山,还是作为“自然代言人”的诗人,他毕生把历史和荒野之地纳于心中,不断以诗性去接近事物的本质,从有限性的生命里生长出无穷的力量,以对抗时代的失衡、紊乱及愚昧无知。盖瑞·斯奈德拥有多重的身份,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又有特殊意义的诗人。他把诗人、行动者、理想者的身份完美结合起来,一个人创造了一个足以对抗异化的强健世界。盖瑞·斯奈德是一个真正将大地的光荣归还大地的诗人。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zonghexinwen/2021/0806/1024.html



上一篇:著名老作家廖沫沙,精选12篇行草书法欣赏:雄浑
下一篇:被誉为“当代梭罗”的诗人斯奈德,他活成了一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 | 当代作家评论论文发表 | 当代作家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