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莫言: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天才型作家,为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据《汉语大词典》、《古今俗语集成》的解释,“抹黑”一词字面上的意思是涂抹黑色,但一般引申解释为丑化的意思。而在现如今,“抹黑”已经成了高频词汇,只要话说得不那么动

据《汉语大词典》、《古今俗语集成》的解释,“抹黑”一词字面上的意思是涂抹黑色,但一般引申解释为丑化的意思。而在现如今,“抹黑”已经成了高频词汇,只要话说得不那么动听,就可能被扣上“抹黑”的帽子。

迄今为止,仅有两名中国籍人物获得了诺贝尔奖,分别是莫言和屠呦呦。2012年,我国当代作家莫言成了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2015年,我国的药学家屠呦呦成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的领域是科学类,其发现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因此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实至名归,赢得了阵阵掌声,一片好评,但莫言却不同,作为首位荣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物,莫言获得了极高的关注,但这样一个天才型作家,却遭到了众人的嘲讽,这是为何?

莫言的本名是管谟业,出生于1955年,而莫言的成长历程,与我国当时诸多的年轻人是一样的,没有多大的区别,莫言也曾在农村劳动了长达十年,每天就是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等。

后来到1976年,莫言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而待在部队期间,莫言曾担任过四年的图书管理员,因此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哲学和历史书籍。而从1981年起,莫言开始发表自己的作品。

读书是莫言的转折点,而文学则是莫言新的起点,1984年秋,莫言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并且于第二年,莫言凭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获得了当时许多文学界的名人的高度评价。

《透明的红萝卜》讲述了一个遭受继母虐待,从小缺乏父亲教导的黑孩,他孤独、沉默寡言且倔强,但由于视觉上的幻觉,他把红萝卜看成了有着金色外壳包着银色液体的透明的红萝卜……

1986年,莫言发表了《红高粱》,再次在文坛引起轰动,而由《红高粱》改编的同名电影成了首部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最高荣誉的中国电影。在该作品中,莫言又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

从1984到2012年,莫言发表了诸多作品,并且逐渐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先后获得了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韩国万海文学奖等。

2012年,于莫言而言是特别的一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对其的评价是“

通过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不过莫言领奖回国后得到的并不是掌声,而是众人的讽刺,得到了“中国的叛徒”的评价,在不少人看来,莫言笔下的国人,充斥着愚昧、野蛮、龌龊等萎靡气息,有损国人的形象,并且严重扭曲了现实,这些人甚至认为莫言这种文采,纯粹是为了讨好西方趣味,通过抹黑中国拿到了诺贝尔奖。

不可否认的是,在莫言的作品中,揭露了许多人性黑暗的一面,笔触直接,让部分我国的读者无法接受。然而也不难看出,莫言的作品多数是以我国特殊的时期作为时代背景,刻画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场景,他们没有很大的理想,也少有浪漫的时刻。

但莫言的作品绝没有存在抹黑国家的意味,有句话是以史为鉴,通过莫言的作品,我们也可以进行反思和警醒,一味听到或看到悦耳、好看的话,也不见得是好事,而中国这些年的发展与进步,却也是有目共睹的,实际上也没有刻意强调,故意夸大。

而对于众人的讽刺,莫言少有理会,只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座谈会那天说了一话:“

从获奖至今,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如同一面镜子,看到人心,看到世俗,也看到自己

。”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zonghexinwen/2021/0322/515.html



上一篇:《暴风眼》关注当代“谍战”,收视率口碑双收
下一篇:被饭圈消解的当代乐坛,终于有人来捅破窗户纸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 | 当代作家评论论文发表 | 当代作家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