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研究者如何面对当代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状况谈(2)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样的经验对个人成长来说意义重大,但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更深入的认识呢? 文章为“洗脚”这一短暂的日常行为补全了前后文,尽量全面解释此事之

这样的经验对个人成长来说意义重大,但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更深入的认识呢? 文章为“洗脚”这一短暂的日常行为补全了前后文,尽量全面解释此事之所以发生及其如是发展的所有逻辑。 故而也就可以发现文中搭建起欢欢的个人经验脉络(缺失但渴望亲情等)、时代脉络(诸如传统孝亲文化的边缘化、乡村老人的存在价值在当代社会习惯性被“无视”等)去定位“洗脚”发生的语境。 同时文中也特别注意区分这次经验的特质,与其他媳妇给婆婆洗脚的经历不同,这是一次突然而至的私密接触,反而刺激婆媳双方迸发出最本真的反应,使之不至于沦为一次形式主义的“表演”。 文中使用了“慢镜头”“微镜头”般的语言细描洗脚过程中婆媳双方的身心感受轨迹:

在这超常的媳妇的“手”与婆婆的“脚”触碰时, 欢欢一下跳脱出平时常常抱怨、挑剔婆婆的反应轨道,脑海中出现的都是婆婆的种种好,并由这“好”的认识引发出之前自己对婆婆的种种行为的强烈愧疚。 百感交集中,欢欢潸然泪下,既产生出对过去的愧悔,更萌生了对婆婆强烈的爱与感激。 正像欢欢所说的, 这一切电光石火般一环扣一环发生,使得“从那一刻起,我就改变了婆婆在我心中那个位置,让她这个位置从原来一个婆婆变成了真正的一个妈”。 而这超常规的一切,和欢欢对这一切的强烈反应,对婆婆也是一种调动。 不善表达、当时半被强迫才接受“洗脚”的婆婆,在欢欢泪下时,一把抱住欢欢,从而使“婆婆变成妈”的感受在将明未明的时刻,霎那间被明晰、确证。

这是一段十分有趣的文字,研究者似乎比当事人更明确她们的身心感受,仿佛对待笔下的主人公一样,不断填充经验的缝隙,把不可见的心理体验赋形为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过程。 唯有如此,“婆婆变成妈”才顺理成章。 贺文充分释放了这一日常行为的心理、观念、历史和社会意涵,从这个饱满鲜活的个体遭遇出发,从个体情感的巅峰时刻出发,去探讨当代孝亲文化、家庭伦理所面对的挑战以及其中蕴藏的改善之道。 他认为,正是与婆婆关系的改善,让欢欢意识到“媳妇”在家庭中承上启下的结构性作用,获得了健全自身人格和融入复杂社会的“齐家”意识。 个人与家庭的良性互动,既是她进入社会的后盾,更示范了个人在大结构中行为处事的经验。

捕捉身心状态的转变节点,细读日常修辞的实际所指,搭建多重脉络的精密链条,进而从中发掘建设性的可能路径——“洗脚” 的日常经验竟然成为理解当代社会的一个支点。 但值得追问的是,对普通个体的日常经验进行如此绵长繁琐的解读,真的具有普遍意义吗? 极度依赖文本细读的工作方式,会不会扭曲当事人的经验,滑向某种自恋或主观演绎呢?

释放身心经验的公共价值

“感觉”是贺照田研究中的高频词,标示着其学术特色。 如他所说:“我专注的是时代个体生命存在感觉的展开,试图从自己、自己亲人、朋友在内的多数人的欢欣、充实、痛苦与困顿中有所把握和领悟。 ”他借用俄国作家米·普里什文在《大自然的日历》中的话,将自己的追求描述为“向深处的旅行”“企图深化对我周围邻近的日常现象的领悟”。①贺照田等:《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是否必要? 如何可能? 》,台北:唐山出版社,2019 年版,第413 页。

朝向深处的旅行, 或可理解为余旸的比喻,是一个在“有”的海面下体会和捕捉“无”的暗潮的过程。②余旸:《何为理想的历史认知? 》,收入贺照田等:《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台北:唐山出版社,2018 年版,第314 页。所谓“无”,便是那些不可见但又数量巨大的深层观念、情感与无意识。 在以赛亚·伯林那里,每个人和每个时代的表层下,都有一条道路“通向越来越不明显却更为本质和普遍深入的,与情景和行动水乳交融、彼此难以区分的种种特性”。 对研究者来说,这些特性是在推进研究时,复杂的“黏稠物质”③[英]以赛亚·伯林著,潘荣荣、林茂译:《现实感:观念及其历史研究》,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年版,第22 页。。

贺照田正是通过聚焦时代中那些晦暗不明但却在某些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的“无”,才能把难以名状的身心情感状态作为理解当代社会的法门。 在对欢欢经验的解读中,他关注欢欢表达自身经验的方式、内心的价值尺度、伦理观念与道德准则,更关注她行动的基本依据以及带有普遍性的某些习惯。 他对1980 年代这个定型的时段特别敏感,选取对“潘晓来信”加以细读,从中把捉理想主义与虚无主义相互竞逐、有待转向的历史势能④贺照田:《当社会主义遭遇危机……:“潘晓讨论”与当代中国大陆虚无主义的历史与观念构造》,《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第29-134 页。。 在他的笔下,这些看不见的日常往往才是酿成巨变的潜流。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qikandaodu/2021/0525/769.html



上一篇:当代文学中的乡贤及其价值与意义以白鹿原和裸
下一篇:没有了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 | 当代作家评论论文发表 | 当代作家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