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红色经典插图设计对现代书籍装帧新启示(2)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画家对作品的深入了解 画家为文学作品做插画,不能脱离作品本身。因此,小说文本与插图是一个互文共义的整体,它们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二、画家对作品的深入了解

画家为文学作品做插画,不能脱离作品本身。因此,小说文本与插图是一个互文共义的整体,它们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同时,好的插图不仅能将文学形象视觉化,并能延伸主题、深化内容、拓展文本的表意空间,帮助读者领略“文字之所不及”。因此,插画家给小说做插图的前提是对作品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对小说背景的充分认识、小说情节的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充分理解。“红色经典”插画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做得十分到位。

对小说背景的充分认识。20世纪50年代,冯德英的小说《苦菜花》问世。张德育接到出版社的任务,为《苦菜花》创作插图。经过几个月反复研读原著,并深入故事的发生地山东去体验生活、观察人物,结合自己的生活情感,成功地刻画了母亲、娟子、星梅、杏莉等形象。在这之后不久,张德育为孙犁的《铁木前传》创作插图,其创作过程也是先下乡体验生活,对小说中的人和事有一定的体会与了解后才动手创作。《红旗谱》的插图为黄胄所做,黄胄作为作者梁斌的同乡,比较熟悉家乡的风情。他多次与梁斌就书中的人物进行探讨,并回到家乡保定体验生活,积累小说插图创作素材。他试图走近各行各业的人,和他们聊天、交朋友。渔民、农夫、炊事员、理发师是他练习写生的对象,并成为日后春兰、朱老忠、运涛、地主冯老兰的人物模特。所以,翻看黄胄为《红旗谱》所作的插图,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画家尽量让每个人物都忠实于原著,使观者对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的中原农村人物形象留下更直观的印象,形成更为感性的认知。

对小说情节的准确把握。绘画作为空间艺术,具有瞬间性的特点,对于表现时间的连续性来说是它的弱项。所以,文学作品插图选择“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顷刻”进行叙事是最明智的选择,“这一顷刻”可以是小说文本中最富有意义的重点场景、最能体现作者思想的故事内容以及最能够突出人物性格的重要情节。插图通过对“这一顷刻”的精心选择并将其转换为可视性图像,使读者快速记忆与把握故事情节,突破绘画艺术的空间性“软肋”,最终达到用图像讲好故事的叙事目的。“红色经典”插图截取的多是最富有意义的瞬间,让观者能很快了解故事的情节、事件、人物、场景等。

小说《红旗谱》中的春兰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她一心向往光明,并敢于向不平等的封建压迫说不。画家黄胄在20世纪80年代补充的春兰插图中,截取了春兰在地上写“革”字的片段来表现她的淳朴与进步。她侧身而坐,乌黑的长辫垂在身后,正伸出右手划写“革”字。这一情节的选择也十分准确地表现了冀中儿女参与到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去的故事主题,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侯一民版《青春之歌》8幅插图的场景选择,都是紧紧围绕着小说的主题——知识分子林道静的成长来展开的。开场第一幅是离家出走的林道静带着忧伤无助的神情坐在海边(见图1),接下来是作为局外人的林道静怯生生地注视革命人群、到后来与革命学生在一起看书、再到接受监狱生活的洗礼(见图2),到最后作为一位成熟革命人毅然前行,在这8幅连续性插图的线性叙事过程中,观者很清楚地看到林道静成长的动态过程:由懵懂的知识青年蜕变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插图顺着小说情节构图,将文本中相对复杂的事件情节加以提炼,选取重要的场景加以表现,做到了与小说文本的思想内容高度吻合。

图1 《青春之歌》插图之一:林道静在海边

图2 《青春之歌》插图之二:林道静在狱中

对人物性格的充分理解。“红色经典”插图为读者留下了一系列经典的艺术形象,以至于《苦菜花》《红旗谱》电影选演员时,导演们大多参照了插图中的人物形象。可见,插画家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十分传神逼真,对每个人物的理解都深刻、精准,做到了真正深入原著、深入角色。

《苦菜花》中描写了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冯大娘,她将多个子女相继送上了革命的征程,最后不惜牺牲小女儿的性命来保全家乡的兵工厂。张德育在为这位母亲做插图时,联系到自己的妈妈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将守寡多年拉扯大的儿女先后送去参军的举动,从中受到启发,加深了对小说女主人公的理解。插图中的“母亲”有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坚毅而又慈祥的目光散发着动人心魄的力量。读者丘耳认为冯德英的《苦菜花》插图,帮助读者看到书中人物的性格和外貌。[5]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qikandaodu/2021/0415/590.html



上一篇:特色栏目如何彰显栏目特色以当代辽宁作家研究
下一篇:理智与情感试论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作家群体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 | 当代作家评论论文发表 | 当代作家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