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作家评论》数据库[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期刊栏[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是多[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方[10/30]
林建法,用一生捍卫文学的尊严与荣光!(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林建法先生是当代中国杰出的文学家编辑家,尤其在他主政《当代作家评论》时期,为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文学评论事业殚智竭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林建法先生是当代中国杰出的文学家编辑家,尤其在他主政《当代作家评论》时期,为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文学评论事业殚智竭虑,呕心沥血,贡献了他全部的热情与才智。
建法是个永远在路上的编辑家,行走四方,介入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第一线。
|?林建法
林建法在编辑岗位上执着耕耘了一辈子,为中国当代文学、编辑行业付出了所有心血,为文学研究、文学评论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倾其所有式的不懈努力,值得更多的人了解,甚至铭记。
2013年,参与组织“跨文化视阈中的当代华语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学术研讨会;《当代作家评论》创刊30周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发来贺电。
2014年,组织首届中国当代文学翻译高峰论坛。
2009年,在《当代作家评论》开设辽宁文学评论栏目,以推动辽宁文学创作、评论发展;组织第二届当代中国文学高峰论坛;参与组织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与乡土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江苏作家长篇小说研讨会。
2018年,获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资深文学编辑奖。
评论家吴义勤:
林建法1950年11月7日生于福建省连江县晓澳镇,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相继任《福建文艺》《当代文艺探索》杂志编辑。1986年调入辽宁省作家协会工作,1987年1月起先后任《当代作家评论》杂志副主编、主编至退休。
作家贾平凹:
林建法曾说,批评家需要平台来发出批评的声音,而杂志要做的就是搭建多种多样的平台,“我们一直在努力做一些工作,目的就是为了文学生态趋于平衡。我想,有《当代作家评论》的存在,就会为批评环境的净化作出贡献”。
2001年,参与组织2001长篇小说文体研讨会;与苏州大学、渤海大学合作举办“小说家讲坛”。
他的固执与无私,对文学的热爱,
林建法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工作三十余年,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始终对文学葆有赤诚之爱。在他主持《当代作家评论》期间,他以刊物为阵地,为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的推广传播助力,扶植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研究、文学评论人才,这些宝贵财富嘉惠后人。林建法先生以其独到、深刻的文学视角和宽广仁厚的学术胸怀为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多所知名高校文学院系发来唁电?
回首林建法的文学人生,
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全体同仁:
东陵复北陵,松柏何青青。
评论家孙郁:
建法总是很忙……我们去看望他,想和他聊聊天,说说八卦以及风花雪月,但他只负责精心地为我们泡上好茶,然后就心满意足地坐在一边,满心欢喜地看着我们胡天海地地乱侃,然后就给我们续茶、再续茶。这就是建法。建法因文学而会友,因友人而更执着于文学。
1986年,调至辽宁省作家协会,在刚刚创刊两年半的《当代作家评论》任编辑。
雁鸣长野远,游子寂寥心。建法兄千古。
2015年,参与组织“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方法与问题”研讨会。
2019年至2021年,病中口述完成作家、批评家回忆录50余篇,通过家人的帮助,在微信公众号“林建法工作室”发布。
他的生命状态始终是饱满的,盛满理想,仿佛永远不知道疲倦似的。正因为他拥有这样充沛的生命素质,他在文学编辑的岗位上,就注定不会平平庸庸地混日子,也不会把刊物看作是自己饭碗而小心翼翼地经营,他注定会把刊物做成一个广阔的平台,召唤各种文学力量,来导演一场有声有色的历史壮剧。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多年来,林建法先生将对文学的赤爱之心全情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工作中来。他以《当代作家评论》为阵地,推介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组织各种文学选本编纂,培养各类文学研究人才,为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林建法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是新时期文坛的重要推动者和见证人,以其超凡的见识、罕有的热情和独异的风格,为文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职业生涯本身,就是当代文学的一部传奇,一座丰碑。
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
1995年,获辽宁省十佳编辑称号。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zonghexinwen/2022/0527/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