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作家评论》数据库[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期刊栏[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是多[10/30]
- ·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方[10/30]
历史的当代回望,《中国》第二季破圈共振“中(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学呐喊 多元讲述实现情感共鸣 以史为鉴感悟“中国精神” 解说是《中国》第二季的点睛之笔,不徐不疾的讲述方式恬淡沉静,“灵魂旁白”给予观众沉
文学呐喊
多元讲述实现情感共鸣
以史为鉴感悟“中国精神”
解说是《中国》第二季的点睛之笔,不徐不疾的讲述方式恬淡沉静,“灵魂旁白”给予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和启发式的思考,以历史旁观者的视角用声音牵引更多当代人走进中国历史。讲述人周涛的解读深情饱满,表达深沉厚重历史的同时,兼具细腻婉约的声线让纪录片更有温度;另一位讲述人何炅的声音浑厚亲切,充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两位讲述人仅凭声音完成了对历史的再理解、再创作,以声色情感走进观众内心,梳理脉络起伏,传递历史情怀。
跪拜
美学表达上的突破与创新,体现了《中国》创作团队对当下年轻受众最大程度的争取。在强烈的艺术感召下,年轻观众纷纷化身戏外的“讲述人”,利用微博、短视频、视频号多平台掀起全民创作热潮,描画出各自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这也正与《中国》的创作初衷不谋而合——以打开“中国”的一种方式为“引”,激发大众对于历史的兴趣、对于中国的热爱;以作品为媒介,实现一场探索中华文明源流的全民交互体验。
《中国》第二季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艺术化呈现了中国人的文明源流与精神底色。在两季22集的叙事空间里,《中国》进行了一次纪录片影像化、戏剧化表达的全新尝试,用鲜活翔实的历史资料构建起宏大的历史命题,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为严谨的纪录片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呈现在影像中的历史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引导观众以历史的宽阔视角思考当下,感悟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的“中国精神”。
中国 湖南卫视成稿棕色浮雕效果
从2020年《中国》第一季在湖南卫视播出,引发广泛关注,到今日潜心7年创作的《中国》系列热播,两季作品都在大历史观的基础上,融入前卫的影像表达,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关注中国历史与文化,也体现出湖南广电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与担当。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zonghexinwen/2022/0317/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