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一公司出了五作家(2)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怎么称呼无所谓,从本质上说,王世渝当时就是老板范日旭的主要幕僚,或叫“幕僚长”最准确。范日旭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呼风唤雨,几乎都与王世渝的

怎么称呼无所谓,从本质上说,王世渝当时就是老板范日旭的主要幕僚,或叫“幕僚长”最准确。范日旭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呼风唤雨,几乎都与王世渝的幕后策划分不开。

1991年,全民下海热潮兴起。一个在海南的朋友告诉王世渝,有一个旅行社打算对外承包项目。王世渝立刻留下一张请假条,揣着几百块钱就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前往海南。“到了海南后才发现,压根儿没我想的那么简单。”他后来说。最后的结果是,朋友公司的老板根本没有给他承包旅行社的机会。

为了生活,王世渝最终在海南顺丰找了个差事,给老板范日旭当“下手”,端茶倒水。三个月后的某一天,“老板突然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颇为神秘地给了我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那是《1990年深圳证券年报》。王世渝从未接触过金融,完全不懂,范日旭却很笃定,说“你只要看懂了这个小册子,一辈子都不用愁了”。是吗?王世渝其实不信,但忍不住好奇,又多少有点不服气,认为老板是故意考他,他不想认输,更不想被老板小瞧。于是,在此后的一个月里,他每天翻来覆去地看这本小册子。

当时,王世渝只觉得书的内容很单调,无非万科、金田等六家企业的招股说明书和公司章程。但看着看着,他就看出了门道——原来,公司是可以这样“包装”的,资产是可以如此“整合”的!王世渝的兴趣被调动起来。遇到不理解的,他没有偷懒,更没有不懂装懂,而是查资料或向别人求教,终于,他把小册子看得滚瓜烂熟,并吃透了精髓。

“也是从那时开始,我了解到了金融的魅力和资本运作的‘魔力’。”他说。

1992年,王世渝凭借在书里汲取的金融知识,和老板范日旭一起,把海南顺丰变为市值1.48亿的非公开发行的公众公司。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一发不可收,在资本“玩家”的道路上愈走愈远。到1995年底,海南顺丰控股了三个半上市公司。

我在顺丰期间,王世渝主要是在北京工作,很少来海南的集团总部,偶尔从北京回来,也几乎都带着领导和专家、学者一起来,因此,他与我实际“共事”的时间不如赵野多。但我们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信任却远远胜过我和赵野。他只要一回来,就找我聊天。王世渝打算出去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时候,曾与我商量,并邀请我和他一起创业。他还给我看了书面方案,我才知道在合伙人下面有“高级经理”“经理”等等。他和我谈了很多,就是没谈我的工资。当时,我把他的邀请理解成“挖人”,按照我肤浅的理解,工资多少才是问题的关键,而王世渝却和我谈“合伙人”。在今天看来,他是多么高看我啊,但当时我不懂。从他的谈话中,我感觉好像他不但不给我工资,甚至还要我出钱与他一起创立专门的投资银行机构。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那时我既没有这么高的认识和觉悟,也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与实力。

现在回想,如果我有今天的见识,肯定会对他的建议欣喜若狂,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与他一起干。如果那样,我肯定会走出另一条生活轨迹。

他的那本《曾经德隆》专著上,是这样介绍他的:王世渝是一位投资银行家,任瑞思资本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北方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总裁。1991年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第一代参与者,主持上百家以上企业的改制、重组、上市、并购业务及大量的投资融资业务。在企业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投资融资、房地产金融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曾任万通集团投资银行部总经理、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之一、董事总经理、海南顺丰集团董事、德隆集团友联金融产品总部总经理、中国工商联之光彩49集团主要筹建人之一。

介绍里没说到的一点是,王世渝不仅是一名投资银行家,也是一位财经小说家。

关于王世渝,后文还有故事。

三、戴定南

我进顺丰公司时,戴定南是公司的办公室主任,但他不在我的面试官之列,不知道是他因故未能出席,还是他其实也是我们那批应聘进来的。总之,我对他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按说办公室主任是比较重要并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职位,但他显然不像后来的主任那么强势——后者明显属于“公司领导”,但戴定南不是。他似乎不太在意自己的职位与权力,从来没见他以“主任”的身份说话,甚至完全没有把自己当“主任”。那时候,我们上班都要打领带,戴定南作为办公室主任,按说更应该起到表率甚至监督作用,但他自己很少打领带。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网址: http://www.ddzjplzz.cn/qikandaodu/2021/0709/959.html



上一篇: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时尚美学访彭静莲教授
下一篇:汪曾祺的迷人细节

当代作家评论投稿 |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当代作家评论版面费 | 当代作家评论论文发表 | 当代作家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